杏彩体育官网入口:沪上美味 离不开高品质地产农产品“加持”
不同于种植面广、具有规模效应的中国内陆地产农业,受制于紧缺的土地资源、高企的人力成本,上海容易陷入“小而美”的境地,甚至走不出上海。它们是怎样撑起一方经济,在当前的多元市场上留下名字的?
最近,我们走访了几个本地农业大镇,它们的“致富经”带给我们信心:“好吃”的上海乡村,还可以“更好吃”。
上海最靠近海的地方——浦东新区老港镇有几张“名片”:上海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厂、新中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制作的液体探空火箭“T-7M”升空地、上海东部农业大镇。
老港发展农业,是一个妥协与奋斗交织的故事。从30多年前开始种植雪里蕻,到后来养猪、种水稻、种花卉……虽然这里的土地盐碱得厉害,老港却把农业的牌子立了起来。
今天,种源农业在这里发展起来了,养殖、种植也都有了规模,雪里蕻现代加工厂的新建,将把“老港雪菜”送到更远地区的市民餐桌,也让一二产联动发展有了突破口。
冬天的雪里蕻地,绿油油一片。每年第一批老港雪菜总在这个时候上市。2023年12月6日,第一批雪里蕻冬菜出产,共计1500吨,大约占到上海整个市场份额的1/5。“不愁销路,愁的是供应不上。”上海牛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宋说。
老港镇种植雪里蕻的历史大概有70余年。最早是因为沿海的老港镇土地碱性大,很多瓜果蔬菜都种不了。尝试种植雪里蕻后,发现它倒长得不错。而且沿海地区有光照和空气湿度的独特性,种出来的雪里蕻口感好、基本嚼不出渣。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有限,很多家庭习惯把腌制后的雪里蕻作为日常佐餐。有人种、有人买,最朴素的供需关系让老港雪菜的种植延续至今。
不过,上海种植条件有限,特别是农用地碎片化,让雪菜产业长期无法向更大规模发展。老港镇沈旗峰说,他先后工作过的5个纯农业镇中,老港的成片种植面积已算最大的了。如今,老港用于轮作雪里蕻的土地有2000余亩,年产量约1万吨,相比上海市场年均5万吨雪里蕻的需求量,老港的发展潜力很大。“而且雪菜产业链、价值链和农户规模化种植、增产增效的关联度大,这是我们想要继续做强雪菜产业的初衷。”
2022年,老港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老港之“强”,在于雪里蕻本身难以鲜食,必须经过腌制生产,因此围绕雪菜的一二产联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目前,当地已拥有两家雪菜深加工企业,形成“大河”和“牛肚”两个集中收储雪菜的现代化保鲜中心。不过,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从新起点出发,意味着老港雪菜必须在产量、质量上形成新的突破。
“引导种植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沈旗峰说,老港为鼓励农户种植雪里蕻,已酝酿出台补贴政策。“目前,合作社向农户收购雪菜的价格在0.5元左右一斤,按照平均一亩地年产1万斤左右的标准,确保农户能拥有超过种植其他作物的收益。”
建设更大规模标准化深加工车间也是老港必须要走的路。宋说,在现有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老港在镇级集体企业主导下,正兴建新的生产空间。“新流水线的加工能力比起以前能够实现翻番,原料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这样一来,老港的土特产雪里蕻在本市的市场占有率就有望突破40%。”
新产线不光带来量变,也启发了老港雪菜向更多方向拓展。“我们目前计划开展三种生产,一种是即食咸菜加工,一种是原菜加工,还有一种是净菜加工,方便不同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选择。”沈旗峰说。
2023年,老港专门为优化雪里蕻种植开办了一家雪菜研究院,邀请上海农科院专家在老港辟出一定规模的试验田,尝试优化雪菜种源。“这是一条典型的产业发展倒逼源头创新的思路。”一位本地农业专家表示,过去老港雪菜基本依靠自留种,出现了品质、产量不均衡的问题。通过科技探索,老港希望解决优选优育的问题,通过统一推广一个更适合当地的雪里蕻品种,确保产量、品质以及农民收益的稳定。如此也将赋予后端的二产加工更大的确定性,使得整条雪菜产业链走向成熟。
“我们还想充分发挥老港作为新中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制作的液体探空火箭升空地的‘航天名片’优势,为雪菜产业赋予更多可能性。”宋说。目前,老港正在加强与中国航天五院神舟绿鹏公司的合作,通过航天育种,推进雪菜种源改良研究。
而老港整体的种源农业布局,也将因此增添一块拼图。因紧邻浦东滨海东滩万亩良田,多年来,老港吸引了不少科技种源项目落户。上海祥昊良种专业合作社有国内重要的水稻育种基地,参与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紫祥优24”“紫祥优26”“弘优26”分别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委员会的审定。“目前我们在老港等地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占全市杂交稻种的80%以上。”合作社理事长张洁说。
去年,老港镇种源农业龙头企业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首批国家种业(畜禽)阵型企业。该阵型由从全国8000多家畜禽种业企业中遴选出的86家企业构建而成。其中,祥欣畜禽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加快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全面提升育种创新水平,为国家畜禽养殖“补短板”。
据悉,下一步,老港将积极引入优质农业头部企业和优质农业项目,主动承接孙桥农业研发基地创新成果转化,合力推动种源农业育种示范基地、现代化花卉种植示范基地、国际花卉交易中心、中药种植基地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努力变成浦东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园区的主战场。
宝山区农业重镇罗泾镇,种有近7000亩水稻。这些地产大米主要有两个归宿,一是作为储备粮进入粮仓,二是就地销售,被端上市民餐桌。
量虽不多,能做的事却不少。最近几年,为了让乡村更好玩、农民更受益,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罗泾镇一方面通过集体规模经营模式将粮食生产做优做精,另一方面与国盛集团旗下乡村振兴运营服务平台思尔腾成立合资公司,探索建设“无人农场”、引入农业科技企业。
零散承包一块地,品种是选产量高的还是吃口更好的?施肥、打药用什么,怎么把握节奏?遇到复杂的天气情况该怎么办?种种问题都是困扰,产出不稳定,收入也受影响。面对分散的农田,技能、认知水平参差的农户,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也成问题。
早在2006年,罗泾镇开始实施农业集体规模经营模式,逐渐改变这种局面。罗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吴刚介绍,作为村级下属集体单位的粮食合作社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上网备案公示,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规模化经营。
“我们以优质优价为导向,以1.85元/斤高于粮管所0.37元/斤的收购价向合作社收购优质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统一进行销售,降低了合作社的经营成本,也实现了由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变。”上海宝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燕春说。统一,使得田间管理和农事环节更加规范,生产销售流程不断优化,形成“出产优质稻米”的合力。2019年,罗泾地产稻米全部通过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罗泾地产“宝农34”优质大米连续多次获得稻米评选金奖。本地大米米粒饱满圆润,蒸煮的米饭口味纯正,深受市民喜爱。
老百姓享口福,劳动者也有所得。眼下,进入合作社务农就业的农民,可享受补贴、职工交金补贴,还有产品出售后的分配及农业种植政策补贴等方面的收入。吴刚说,很多本地农民从最初的不愿意、有畏难情绪,到现在争先恐后希望加入合作社工作,种粮积极性提高了许多。
地处罗泾镇南端的民众村,全部农地加起来不到300亩,近年来却凭着生态稻虾共养循环农业模式出圈,亩产值从原先仅种植水稻时的2800元/亩,增加为1万元/亩。民众村党支部徐奔说:“现在我们村的虾稻米,一斤售价已从6元卖到15元甚至20元了。”这是罗泾镇在稻田种植面积有限的条件下,探索出的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之路。
价高源自水稻品质的提升。2017年起,民众村率先实施稻田套养小龙虾,在田边挖出“回字形”的1.2米深沟养殖小龙虾。不吃稻秧的小龙虾“加盟”后,不仅能吃掉田中的野生杂草和水生生物,还能消灭孑孓等幼虫,起到除草除害作用。同时,这些活跃的小生物游动、觅食的过程,相当于在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稻田水溶氧量。此外,小龙虾新陈代谢排出的粪便,也起到了自然增肥的效果。如此,水稻种植的土壤和水质更优,也倒逼合作社在插秧播种、田间管理时更加严格遵循绿色要求,为小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据介绍,每年五六月,民众村举办的小龙虾垂钓节都会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双休日平均接待150至200户客户体验垂钓。旅游+体验+农产品的模式,为民众村持续积累着粉丝与新客户。
在上海同新粮食蔬菜专业合作社1200平方米的农机仓库,记者见到了一个个“大家伙”,包括插秧机、收割机、打捆机、种子催芽机等。合作社负责人沈佳介绍,这些农机设备都是进口的,单价约30万元。有了它们,农机手便有了“利器”,通过机械化方式降低了水稻种植的劳动力强度,助力集体粮食规模经营。
眼下,罗泾镇的农机手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都是“持证上岗”,沈佳觉得,“已经属于年轻的了”。这侧面反映出干农业的人在老去,面向年轻人招工较困难。农业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诸多问题,包括跟不上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脚步、过多依赖政策扶持、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等。针对合作社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罗泾镇副镇长朱彬彬认为,首先要加强储备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社职工的现代农业技能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吸纳专业的年轻力量加入数字化农业生产。合理整合农业资源也很关键。
“无人农场”也是罗泾镇探索的方向。上海正以区、镇为单位建设一批基于数字化管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10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2022年成立的山海泾思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与罗泾镇共同谋划着“无人农场”4.0版本的落地。
多年来,“蜜梨”与“庄行”已成为彼此的名片。庄行蜜梨种植规模长期保持在4300亩左右,梨农有将近665户,几乎每个村都有不少村民以种植蜜梨为生。2015年,庄行蜜梨获准原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挑战随之而来。20多年过去,最初种植梨树的那批人正逐渐老去,树也从壮年走向晚年,越来越多老梨农决定将梨园抛荒。另一方面,市场也更挑剔,对种植技术、手段、果树品种、品质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走到新的转折点,这颗曾经让乡村致富的蜜梨,又将如何交出“而立之年”的答卷?
2023年8月下旬,当年最后一批庄行蜜梨下市。自2023年7月28日上市,满打满算,蜜梨的销售期不过20多天。数据显示,2023年庄行蜜梨的总产量为6420吨,其中95%是当年7月下旬才能上市的翠冠梨,也就是说,在这20多天内,庄行的梨农平均每天要卖掉304.95吨梨才能避免滞销,挑战不小。
“越到后面几天,梨越卖不掉。”这是庄行镇蜜梨协会会长宋火良卖梨20多年的经验之谈。老宋是庄行镇存古村原党总支,也是20多年前最早带领村民种植梨树的那批村干部之一。事实上,2023年是“大年”,蜜梨产量比上年翻了近3倍。但丰产没能带来丰收,老宋叹了口气:梨,反而滞销了。
在梨园面积上,庄行蜜梨各生产主体比较平均,1/3在梨农散户手里,1/3是大农户,最后1/3是合作社。老宋所说滞销的梨,基本产自1/3的散户,滞销量接近其总产量的1/2。这背后有部分原因是果树业普遍会面临的人、地、树三老问题。庄行镇农业副镇长史寒伟说,目前全镇百亩以上规模化梨园仅有15个,占全镇梨园总数的2.22%,其余主要以几亩自留地的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经营者老龄化程度高,其中60岁以上种植者占全镇梨种植户的77.29%,40岁左右的梨农仅15户。老梨农对梨树的养护和照料逐渐力不从心。再者,梨树品种结构单一也使得蜜梨供应期短且集中,现役的梨树基本上都是20多年前种下的“翠冠”“清香”“黄花”等品种,成熟期重叠性高。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