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成都市区仅一小时路程的成都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最出圈的特产是油菜花。每到春天,竞相开放的千亩油菜花海,再配上灰瓦白墙的新川西民居和远处的山峦起伏,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有成都周边“小婺源”之称。
村口金黄的田野中,伫立着一只巨大的蜗牛雕塑。“蜗牛爬得慢,我们希望让更多城市人来五星村享受‘慢生活’。”五星村党支部高志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打造“慢生活”的五星村,其实是个“快发展”的代表村。2013年前还是成都市“相对贫困村”的五星村,在10年里不断逆袭,如今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数据显示,2012年,五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800元,低于崇州全市平均水平,全村以粮油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户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空心化”十分严重。到2022 年,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10年增长了近10倍。
2010年,崇州市开始以村为单位,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聘请技术人员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探索规模种粮。
在此经营模式之下,五星村成立“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昔日分散、细碎的农民承包地,合并形成了1500亩高标准农田交给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
如此一来,村民当上了“股东”,请来农业职业经理人种地。村里还建起了育秧中心、烘储中心、加工中心和实训中心,并开始大力发展认养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创意农业,年底还能共享集体经济收益分红。
在深化“农业共营制”的过程中,五星村较早认准了“产村融合”的发展思路,启动了一场新村建设。按照“景农一体村庄、产村相融单元”的规划定位,整合了六七个林盘,规划出3个新居点位,以4A级旅游小村作为标准设计,统一采用川西民居风格建设新房。
科学的规划既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又解决了土地不成规模的问题,还成功带动了54个艺术文创、农业科研、特色餐饮项目以及64家酒店民宿的成功落地,为五星村发展二、三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高志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高志伟辞去了成都一家企业高管的职务,回到家乡五星村搞民宿。当时,这个决定被他的朋友认为几近“疯狂”。高志伟说,家乡老人告诉他,村里景色虽美,但留不住游客哟。
高志伟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田边打造了集住宿、餐馆、休闲于一体的乡村酒店,并组建团队开发了当时不多见的团建和研学项目,把传统的农家乐提升为“星级乡村消费场景”。
在他的带动之下,返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2022 年,五星村新老村民投建的民宿达到70余家,村集体经济积累资产3000多万元。全村3000多名村民中,在本地创业就业的就有 1186人。
五星村的消费场景,也渐渐玩出了新高度:稻田咖啡、 “躺在民宿看风吹稻浪”都火出圈。在五星村“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的油菜花海之中,就着春天涮火锅——更成为成都人的“必打卡”体验项目。
如今在在五星村,春天有盛开的油菜花,秋天有翻涌的稻穗海,地里种的是品质深受市场欢迎的竹香米、稻虾米,还有火锅底料、预包装食品、精酿米酒等热门产业。
《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十化同步”: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
成都崇州市的“90后”女孩王伶俐,是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管理着3900余亩高标准农田。
一个不到30岁的女孩,打理近4000亩高标准农田,放在王伶俐父亲那一代是难以想象的。但如今,依靠农业“黑科技”和制度创新,王伶俐干得得心应手。
2010年,崇州隆兴镇黎坝村15组30户组建了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首创了“农业共营制”——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负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农业全链条服务平台。
在这个被写入四川省一号文件的创新模式之下,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先后引进了无人植保机、大型喷雾机和大田北斗系统,已经实现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运输、烘干全程农业机械化。最忙的时候,3900余亩地也只需要20来人在田间打理。2021年底,合作社入社农户每亩分红达到了782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2年,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崇州市隆兴镇及周边区域被确定为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带十园百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伶俐又带领团队承担起园区新建成的天府粮仓智能育秧中心的运营工作。
据介绍,成都创立建成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制度体系,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已有24026人,预计到2025年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5万名。成都还出台措施,鼓励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养老保险,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面向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扩大规模,最大限度减轻其生产经营后顾之忧。
智慧农业也在成都加速发展,已建成200个智慧农场,实现耕地智能化监管的农田达61.95万亩。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的“一带十五园百片”区域内,机械化将基本普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基本全覆盖,“推广应用面积达98%以上”;农业职业经理人成为标配。
千百年来,道明人依竹而居,以竹为器,“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花篼”,绝活“道明竹编”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竹艺村党支部方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道明竹编不是普通竹编,它选材十分考究,仅使用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之间、2-3年竹龄的慈竹进行编制。这种竹子柔韧性极佳,且少有病虫害。
道明工匠的手艺堪称一绝。竹编艺人编制产品时大体按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循序渐进。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为主要编织手法。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若需配以丰富的色彩,就将篾片或篾丝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后,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上世纪70年代,道明镇3万多人中,有2万多人从事竹编,但是当时编织的多为竹篮等传统小件,利润微薄,后又受到塑料制品的冲击,竹编更加难以为继。年轻人只得纷纷出门打工,最差的时候只有5位老人在村里坚守。
“竹里”二字,取自陆游词《太平时》中的“竹里房栊一径深”。南宋年间,陆游曾两任蜀州通判,工作生活在今天的崇州,写下了很多吟咏当地美景的诗篇。
隐于一片竹林之中的“竹里”,是一幢外有野趣、内藏朴拙的现代版川西民居。从空中看,青瓦屋顶形似一个卧倒的“8”字,交汇圆融。竹编元素被巧妙地蕴于中庭、天井和室内家具之中,轻灵通透。再缀以川式盆景和小径禅茶,可谓是川西林盘最美的样子。
2018年,“竹里”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代表,登上了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被媒体评价为“一眼难忘”,随即成为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的网红。
“竹里”的火爆,带红了竹艺村。村里成立了四川道明竹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竹产业越做越大,工匠收入水涨船高,村民传承创新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手艺走向“工匠级”。
如今,道明全镇有6000多人从事竹编业,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有63位。不少当地青年也回到村里,尝试用市场化,特别是电商方式运营传统竹编。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村里的竹艺工坊看到,如今的道明竹编已不再拘泥于常规类型,而是创新出了竹编胸针、镂空竹灯、瓷胎竹编茶具和竹编装置艺术等兼具现代和传统美感的新造型,精美别致。工坊还开通了网店和微店,可以方便地在网上下单购买。
除“竹里”之外,竹艺村里还有竹文化博物馆、见外美术馆、归处茶室、三径书院等多个由林盘旧居打造的新地标。行走在村里,感觉是川西林盘与非遗竹编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依托“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竹艺村还启动了海外艺术家驻留计划,吸引多位海外“新村民”来这里工作生活,进一步提升了竹艺村的国际知名度。
在竹艺村不远处,崇州文旅集团又打造了无根山竹艺公园,坐拥无根山秀美的原生林海,配有竹科普、竹游研学等项目,与竹艺村形成旅游联动。
方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22年,道明竹编制品年产值达2195万元,竹艺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超过4万元,全年接待游客88.42万人次,接下来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