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种植户李松英的农田里,机械声隆隆作响,四台装载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粒粒油莎豆种子被陆续播撒进地里。伴随着阵阵轰鸣,铺设滴灌带、播种、覆土、平整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今年,我种了200亩油莎豆,今天一天就能播完,机械化程度挺高,省时又省力。”李松英感觉今年播种得特别顺利。
连日来,在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兵团三师五十四团兴安镇,1.61万亩油莎豆播种工作拉开序幕。
为实现油莎豆丰产,今年,该团镇在气温回暖时播种,同时使用无膜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并在播种机驾驶室安装无人驾驶系统和北斗导航自动定位系统,使油莎豆株距和间距误差小,实现油莎豆精细化种植,也为两年三茬的冬小麦耕种打好基础。
团镇油莎豆种植技术负责人余旭森告诉记者:“现在种的地是2018年在布谷里沙漠腹地的沙包上推出来的沙地,它的土壤含量极低,几乎全是沙子。虽然有机质含量很低,但也非常纯净。所以,播种的时候不用覆盖地膜,就是保证了它的纯净,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同时,我们采用滴灌带浅埋技术,播种的深度在6公分,滴灌带的深度是3公分左右,便于水肥更直接、精准地作用于种子和植物的根部,起到节水增效的效果。”
该团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土地沙漠化程度高、肥力低,油莎豆对治沙、治荒、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养殖业、带动职工群众增收具有重大意义,仅用了5年时间,通过种植油莎豆实现了人进沙退,向沙漠腹地推进7公里,让4.6万亩沙漠变成良田。目前,该团镇油莎豆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2000亩增至1.61万亩,其中3000亩为油莎豆育种基地,也是全国油莎豆单体面积最大的种植示范基地。
有“沙漠作物之王”之称的油莎豆全身都是宝,茎叶是上乘的饲草饲料,果实味道香甜,可生食、炒食、榨油,榨过油的饼粕还可加工成糕点,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近年来,该团镇在油莎豆产业链上做好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和啤酒生产企业,更好挖掘油莎豆的经济效益,拓宽种植户的增收渠道。
在位于该团镇的啤酒生产公司酿酒车间,阵阵扑鼻的啤酒花发酵味扑面而来。聂新茂正和他的同事在车间里讨论精酿啤酒如何添加新口味,这批啤酒是他们用油莎豆发酵了15天才酿出来的。
“我们现在每天能生产500升啤酒,有黑啤、纯生,后面还会生产其他品种的啤酒。”聂新茂介绍,其他地方也有一些自酿啤酒的酒吧,均是自产自销,他们想做的是面向高端消费市场的精酿啤酒。他指着车间里堆放的原材料说:“这些都是产自本地的优质油莎豆,相信优质的原料定能做出优质的产品。”
与其他酒厂相比,这里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上万亩的油莎豆成熟后,可就近采购原料,节约运输成本,产品可以销售新疆乃至全国。
油莎豆既是防沙治沙的好品种,又是优良的油料作物。在干旱区种植油莎豆,发展油莎豆全产业链,建立防风固沙与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构建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可有效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该团镇党委、团长苏涛说:“经过多年的摸索、试验和总结,现在油莎豆的产量逐步提高。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力争更多的油莎豆加工企业落户团镇,通过延链、增链、补链、强链,把小油莎豆做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