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连片,满地金黄。车行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色彩鲜亮、层次分明的画面映入眼帘。近看,一株株水稻齐膝高,沉甸甸的稻穗弯着腰。田间点缀着机电井和水渠,田边机耕路纵横、平坦畅通。
“几年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在咱们村,今年又计划新建4570.32亩,目前机电井新建25眼,衬砌渠道又建了0.38公里。”村党总支张家辉报出一串数字。
“以前,后边外村田间都是土路,下雨泥泞,人走都费劲,农机进田更费老鼻子劲儿。自从修了平坦的机耕路,下田干活方便了,大型农机进出也容易。”说着,张家义指了指身后笑道,3年前买的小汽车,现在直接开到田间。“排水渠以前也是土的,风吹雨打,冬天再有雪,年年坏、年年修,水渠上还爱长草,影响排涝。自从这土渠升级为水泥渠,水上得快,沟渠不长杂草,排水更踏实!”
设施齐全,成方连片的农田节水灌溉更方便;道路配套,机械化作业不再难。路边,张家义抬手一指,“这一都是我家的地,种了400多亩,水稻、玉米面积差不多各一半。”自从建成高标准农田,水田亩均节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化肥使用量亩均减少20千克。“算这两项,水稻每亩能省差不多60元,玉米每亩能省大约50元。”张家义说,“没修机电井之前,全靠柴油机发电。现在有了机电井,费用省了一大半。”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上了灌排设施不足的短板,增强了农田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村西边是黑土地,最开始没有排水沟,有一年降雨多,田间内涝很严重,庄稼损失了不少。”张家义回忆,前年,春旱秋涝,因为修成高标准农田,自家的地没旱也没涝,没受啥影响,照样丰产丰收。去年,张家义家收获玉米34万斤、水稻30万斤,种粮收入超15万元。“放在几年前,哪能想到是这个数?”
村西头的一处稻田旁,几辆挖掘机正挥动“臂膀”,抓紧铺设田间道路,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韩林介绍,他们负责20多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辽中区11个街道,从设计到施工,随时跟各乡镇、村庄沟通,再由村干部和村系,确保建设细节适应农民需求。“有个周末,有村支书给我打电话,说管道坡度村民不满意,我们赶紧协调,及时调整优化。”
建得好,更得管护好。沈阳创新推行高标准农田“损毁工程险”,施工单位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履行项目竣工验收后10年内的损毁工程修复工作,并在施工阶段派驻工程监理。同时,当地还搭建了在线监管平台,对项目进度、资金管理、建后管护等关键环节进行闭环管理,形成了“制度保障”“保险护航”“物联监控”等创新举措,有力确保农田工程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一地双收,农田产出更多效益。在后边外村,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学技术,发展稻田养蟹、稻田养鸭。在村干部带动下,2021年,后边外村成立喜稻种养殖合作社,吸纳全村九成以上农户加入。去年,稻田养蟹面积达1200亩,产值近380万元,村里还注册了稻田蟹和稻田米商标,拓展电商渠道,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