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两材”作为湖南省桑植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让地处“老少边穷”的小县城改头换新颜。其中,烟叶产业更是促进桑植县域经济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为保证烟叶产业稳产增收、提质增效,近年来,张家界市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科技创新资源逐渐成为兴农、强农、富农的有力支撑,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大家看!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育苗盘放在播种机进盘位置,把基质倒进装基口内,按动启动按钮,种子就会随着播种机的均速转动,随后自动落入格盘穴位。”育苗现场会上,烟叶技术员正在为到场的烟叶线工作者、育苗专业户们讲解演示自动播种机的操作方法,在场人员纷纷上前观摩,认真学习新机操作。
近年来,桑植县局(分公司)紧扣当地育苗机械化的短板弱项,联合烟农合作社、农机科技创新公司,引进新型自动播种机,探索提升烟区育苗播种智能化水平。同时各烟站采用“理论+实操”模式,积极组织开展育苗培训现场会、金叶夜校育苗专题讲座等活动,推广新型技术使用,助力育苗工作步入“快车道”。
“育苗时间紧、任务重,过去手动装盘一直存在速度慢、种子落穴不均匀等情况,而新型自动播种机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相比以往,育苗装盘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播种再也不需要请那么多的工人了。”澧源镇烟站侯站长说道。2024年,澧源镇育苗点建设有55个育苗中棚,培育烤烟、雪茄烟烟苗3万余盘,能够满足4500亩烟田的移栽需求,是全县最大的集中育苗点。推广新型自动播种机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播种速度,保证按时完成播种任务,同时还能够减少育苗用工成本,实现降本提效、不误农时。
在竹叶坪乡金龙村烟叶基地里,机械的阵阵轰鸣声在田间回荡,新引入的山地一体机正在“大显身手”,只见一名烟农手握轻简型农用机械翻耕着烟田,机械一体化完成了起垄、施肥和覆膜等工序,在场的人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为了实现科技助农,我们以农艺农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研发出此款适应能力强的山地一体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小华向大家介绍道。
为针对性解决桑植县山地烟田“无机可用”“无好用机”的瓶颈,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投资立项,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单位共同研发山地一体机,该机融合起垄、施肥、覆膜三项工序,因地制宜疏通了烤烟种植过程工序环节多、劳动强度大的痛点。
“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在农机装备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湖南中烟驻金龙村、工作队长盛毅信心满满地表示道。
“一架小型植保无人机每天约能施药400亩,喷洒效率是人工施药效率的40倍。植保无人机飞行中风力巨大,能够带动烟叶起伏,保证每一片烟叶的叶面叶背都喷洒到位,非常有利于药物发挥效果。”夜晚灯火通明的“金叶夜校”现场,烟叶技术人员正在热火朝天的向烟农们介绍这种新科技,烟农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技术员的讲解,不住地点头。
每逢烟叶生长关键时期,田间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烟叶生产的重要一环,若管理不到位,则会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以往的人工喷洒打药,50亩烟田需要花费8天时间,用工、用药成本达1800元,人工喷洒药物整个过程漫长且劳累,甚至需要三番五次地重复实施,喷洒过程中烟农不仅要忍受药物刺鼻的味道,还要面临高温作业、药物中毒等风险隐患。
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后,人工打药就完全从作业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植保无人机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施药,而且无人机药液雾化程度更高,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和水的使用量,能够有效防治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作业人员的二次伤害,不仅作业效率得到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也更见实效。近年来,各烟站立足于做好“抗大灾防大病”的田间管理,联合各乡镇相关部门积极入户宣传,并通过现场实操演练、集中学习培训等形式,加大无人机植保技术宣传力度,扩大植保无人机使用范围,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效率,真正让智能科技惠及每一名烟农。
“一到夏天,天气就热得受不住,让我们自己下田打农药太容易中暑了。自从有了这个无人机打药,我们也不用再冒着大太阳下田打药了。”上洞街乡烟农老向说起无人机植保技术总是不住口称赞。2023年,桑植县局(分公司)在上洞街、凉水口、竹叶坪、官地坪等地共投入8000亩无人机植保,对靶斑病进行专项防治,无大规模病虫害发生。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推广,为烟叶产业插上“智能之翼”,推动田间管理科学高效,极大提升烟叶产量及质量,带动县域烟叶产业发展实现“腾飞”。
从“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再到“新质生产力”,改革发展的理念环环相扣、一脉相承,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思维和不竭动力。向“新”而行,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产业全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创新花”结出丰硕的“发展果”。(罗妍婕、彭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