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在江苏泰兴成功举办。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沈毅,泰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俊,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农机装备处处长张耀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余向阳,泰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成玲玲,泰兴洋宇集团董事长唐红新等出席了活动。本次地头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来自全国的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共计近3000名行业同仁观摩了千亩梨园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实况。
活动开幕式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姚凤腾主持,秦娟副市长介绍了泰兴市农业机械发展基本情况,表示将进一步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机化示范基地,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黄俊副院长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基本情况,表示将农科院将进一步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和设施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助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沈毅一级巡视员高度赞扬了本次地头展活动和梨园的新变化、新成绩,希望烨佳梨园能辐射带动整个泰兴市林果业健康发展,推动泰兴市建成全国的林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先行区。
现场演示环节,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果园耕作机械化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吕晓兰研究员对活动的总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她表示,本次农机地头展是所展示产品为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及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三年的创新研发,针对果园生产中的7个环节,研发出7种装备,11种机型,机型丰富、性能完善,基本形成定型产品。
国家梨体系徐州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李晓刚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烨佳梨园的新品种选择及宜机化栽培模式。他说,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支出,选择了易于成花、枝条平展,管理起来综合抗病性比较强、好管理的品种,如圆黄、翠冠、苏脆1号。同时为了适于机械化作业,对园区进行改造,如在暗沟、转弯道、幺沟方面做了改进,重点在架势栽培上,做了拱形棚架,适合不同机械作业。
此次演示的机械化作业环节具体包括了疏花、套袋、植保、割草、施肥、灌溉和采收7个环节。其中,江苏省农业科学团队创新研发了适合中国果树栽培情况的两款疏花机械,一种是适用于棚架式的三节臂的柔性疏花机,转速可调,即疏花强度可调;另一种是面向一家一户的手持式的疏花器,比较灵活。采用疏花机械可打掉40-50%的花,后期人工定果所需人工大幅下降,极大的降低了人工疏果、定果成本。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了两款果实套袋机,分别是半机械化纸袋套袋机和塑料薄膜套袋机。
在果园植保环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根据江苏地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制定出病虫害全程防控体系技术规程,明确用药的关键时机,同时也正在研究开发用于防治枝干病害的营养液。南京林业大学研发出两款精确对靶喷雾机,其中一款利用轴流式风机,主要利用激光扫描的靶标密度作为判别指标,进行变量喷雾,单侧喷幅可达8米,全自动底盘,遥控距离最大为200米,喷药量可实现在线监测,实时变量。另外一款精确对靶喷雾机,采用离心式风机,单侧喷幅可达16米,通过探测树冠体积进行喷雾,冠幅比较大的地方喷药多,冠幅小的地方喷药少。
南京农业大学也研发了两款高效果园风送喷雾机,其中一款专门针对果园Y形树形特殊设计的,采用柔性风管,出风口角度可调,能使气雾流准确到达靶标,还可根据需求实时调节风量大小。另一款为遥控式风送式喷雾机,履带底盘,结构紧凑,转弯灵活,可实现手机遥控操作、全程无人化作业,风送系统经过特殊流道设计,风雾稳定性、均衡性更好。
在果园割草环节,南京农业大学研发了自动避障割草机,主要针对目前株间割草难,容易伤根的问题,根据目前果园4到5米的行距,设计了一款最大2.1米的割幅,一个来回即可完成行间割草的机械,该机型通过设计还实现了株间以及株周的割草,且接触到障碍物时能自动避障。针对目前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成本较高的问题,江苏大学研发出移动式水肥一体化系统。该机器有六个通道,可以发六种母液,可根据果园不同生产季、不同果树实现对不同肥料的需求,移动式机器可自动对路面倾斜的功能进行校正,使配方和施肥量更精准,一次加满油后可以工作十个小时,满足一天的工作要求。
在施肥方面,传统施肥方式包括开沟、投肥、搅拌、覆土等环节,较繁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出一种新的施肥方式,直接用撒肥机将肥料沿着果树行撒到地表,施肥量可以调控,肥料投放位置一般离树干60-80厘米,随后通过双链深沟机搅拌,将宽深40cm的土层与地表肥料搅拌,均匀度达到90%以上,不用回土,也不用再做其他处理。在采摘环节,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了一款全电动的多功率的可以集果输送的多功能采收平台,能同时满足上下左右四个人进行采摘收集,即支持上面两个人和下面两个人同时进行左右两行的采摘,同时可将采摘的果子通过传送带运输到果箱,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
那么,千亩果园采用成套机械到底能节约多少成本呢?据了解,烨佳梨园面积为2000亩,并配备了一系列先进植保机械、割草机械、施肥、疏花疏果等机械,经评估,该基地的规模机械化水平达到80%,每亩节本增效大概750元,每千亩节约成本大概是89万元,并通过初步测算,购买以上成套装备,连片果园种植面积至少要在93.4亩以上才能盈利。并且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应用,总结了一套标准化梨园全称机械化生产实施方案,形成了一套全程机械化装备配置方案,制定了标准化果园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主要解决苹果、梨、桃等落叶果树的机械化技术规范。
本次活动共展示了7个环节,11种产品,烨佳梨园模式显著提升了生产管理机械化水平,是农机农艺深入融合发展的典范。
记者还采访了本次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华东交通大学机电装备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燕德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苑同宝。
刘燕德教授对本次活动评价很高:“项目针对平原地区果园机械化管理的迫切实际需求,通过突破梨桃果园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瓶颈,创新研发、筛选集成与优化提升作业效率、适应性、自动化水平的地面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等果园生产全过程作业机械,切实解决了劳动力短缺、作业效率低、劳动力成本占比过高的产业难题。”
苑同宝副秘书长表示,“首先,对现代果园机械化管理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示范项目的成功验收表示热烈祝贺!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因故没有到现场实地参加,感到非常抱歉和遗憾。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一,把农机地头展作为项目验收的一部分,实地演示、田间论剑,充分体现了项目团队的自信和实力;二,把用户群体请到果园现场看科研产品的演示效果,交流互动、提问解答,这是非常好的推广方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只有让更多的用户群体了解农机化技术与装备,才能更好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机器进地、机器换人。
这几年,协会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在国际农机展期间多次举办全国果蔬茶生产全程机械化论坛,还组织了果园机械地头展走进宁陵活动、丰县梨园生产机械化调研活动等,都得到了行业的关注和好评。202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将于10月26-28日在天津举办,届时协会还将与吕晓兰研究员团队共同组织论坛活动。全国果蔬茶生产机械化论坛已经成为大会论坛的一张名片,今年的活动还将有重要创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