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据悉,本届“挑战杯”竞赛自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1500余件作品进入全国竞赛,最终来自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
在本次赛事中,我校取得新突破,工学院推报项目《气流环绕型药液回收式果园风送喷雾机》与动物医学院推报项目《新发D型流感病毒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荣获国赛二等奖,动物医学院推报项目《污染饲料中HT-2毒素对早期胚胎的毒性影响及应对策略》以及经济管理学院推报项目《互适与撬动:产业扶贫如何有效带动民族地区走出贫困陷阱?——基于凉山、楚雄两个彝族自治州的调查》荣获国赛三等奖。相比历届“挑战杯”我校参赛及获奖情况,本次比赛从获奖数量及获奖级别上均为我校近些年来最好成绩!
大赛准备工作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历时1年,经过“学院初选-校级决赛-省级决赛”的层层选拔,校团委从参赛选题、答辩演练、团队优化、文本改进等方面对团队进行系统的培育和辅导。
封闭展示前,校党委刘营军及相关学院领导、指导老师到场指导我校决赛项目布展并为同学们加油鼓劲。
在决赛期间举办的项目展示环节中,我校学子充分展示了项目的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吸引了众多专家评审驻足观看,并受到团江苏省委林小异等同志的充分肯定。
在主体赛事答辩环节,我校学子用饱满的热情及严谨的态度向大赛评委和其他高校展现了我校作品的专业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挑战杯”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南农学子的精神面貌与风采,并最终取得佳绩。
校团委也将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领学生积极筹备下一届“挑战杯”赛事,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气流环绕型药液回收式果园风送喷雾机》项目由学生自主研发,是一款面向标准化果园的智能化施药机械设备。借助激光传感器等技术,喷雾机可实现变量施药智能检测与决策;通过团队自主设计的气流环绕型风送系统,可使药液更均匀地附着于果树冠层内膛、叶面背面等病虫害多发区域,大幅提高药效;团队自行设计了药液回收系统,减少了农药飘失带来的人畜安全危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这台喷雾机还能调整其门型风道的宽度和高度,以适用于不同种植模式的果园的施药需求,具有适用性强、防治效果好、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新发D型流感病毒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团队将近年在多种畜群中发生传播的,具有一定人畜共患的潜能的新发 D型流感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前沿的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全面准确的大数据分析,首次在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猪群中检测到IDV,首次鉴定了我国流行具有独特的基因型,首次分析了IDV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宿主适应性。该项目对于新发流感病毒的防控与预警提供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畜牧业的损失,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项目名称:污染饲料中HT-2毒素对早期胚胎的毒性影响及应对策略(自然科学类、动物医学院推报)
《污染饲料中HT-2毒素对早期胚胎的毒性影响及应对策略》项目团队针对饲料霉变导致畜禽胚胎无法正常发育的问题,另辟蹊径,开创性地研究HT-2毒素作用机制,抛弃传统的吸附毒素的治理方式,采用营养调理的方式,直接在动物体内缓解毒害作用。该项目作为饲料霉变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开创性意义。
项目名称:互适与撬动:产业扶贫如何有效带动民族地区走出贫困陷阱?——基于凉山、楚雄两个彝族自治州的调查(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学院推报)
《互适与撬动:产业扶贫如何有效带动民族地区走出贫困陷阱?——基于凉山、楚雄两个彝族自治州的调查》项目团队聚焦于我国西南地区彝族深度贫困区,从凉山、楚雄两地特色产业入手,引入社会评价研究方法,从社会影响分析、互适性分析、风险分析三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走访调查产业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农户、企业、政府等各利益相关群体,探究两地扶贫成效及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对产业扶贫进行深度诊断,为我国全面脱贫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