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美丽的百果仙子,在巡游天下时被恶魔劫持,幸被住在余慈交界处杨家岙的一位青年猎人搭救,后留下来成为猎人的义妹。因附近有个梅湖,仙子就取名梅珠。后来,恶魔用毒计让仙子掉落悬崖。仙子临死前,让猎人把她埋在一棵大树下。第二年,在埋葬仙子的那棵大树上长满了果子。那又红又紫的果子清甜无比,乡亲们这才明白,这是梅珠姑娘死后替人们造的福,于是把这果子称为杨梅。
“在慈溪,杨梅仙子的版本有很多,这个1987年采录于慈溪文化馆的应该是最早的一个。”与杨梅打了近30年交道的市农业农村局林特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梅专家柴春燕说,据她所知,杨梅大镇横河、匡堰等地还有不少版本的美丽传说,有的甚至还拍成了微电影。
据记载,慈溪杨梅历史悠久,其野生杨梅生长史可追溯到7000年以前。1986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有杨梅核的存在,这表明慈溪一带野生杨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清代余姚县志《嘉清志》记述:“杨梅,产烛溪湖山者中……其味冠绝诸果。”而里面所提“烛溪湖”现在慈溪市横河境内,正是慈溪杨梅的中心产区。
正是“千林红绽火含珠”的慈溪杨梅采摘季节,这一年6月,慈溪市首届杨梅节拉开大幕。时隔30年,当年曾参加首届杨梅节的原横河镇农技站站长黄康盛对此仍有记忆。“第一届杨梅节上远没有现在这么隆重,文艺节目没有这么丰富,但对慈溪人来说是件盛大的喜事。”这一年的6月22日,慈溪市会决定:每年的6月28日定为慈溪杨梅节。从此,一年一度的杨梅盛典由此开启。
去年6月11日,慈溪市第三十届杨梅节在杨梅主产区横河镇梅湖村梅湖休闲广场开幕,在群山翠林的环抱中,“杨梅仙子”翩然而至。人们以仙子献舞、杨梅献贡、念诵祭文、青瓷瓯乐等多彩多姿的文艺节目感恩杨梅仙子为这方土地带来这人间仙果,表达慈溪人民庆祝杨梅丰收、喜迎八方来客的心意。
自首届杨梅节以来的30年里,杨梅节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打响了“中国杨梅之乡·慈溪”的城市名片,也打开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曾任市风景旅游局局长的谢福林说,最初杨梅节活动以举办文艺演唱会来喜庆节日,邀请过众多明星前来助阵,以此增加杨梅节期间的欢乐气氛。1998年杨梅开始与旅游结缘,慈溪与上海大世界国际旅游公司合作,开启慈溪杨梅旅游线路,吸引上海客人来慈观光品杨梅。“2000年时,首次开通了上海直达慈溪(横河中央粮库)的列车,十节车厢600余人前来,声势十分浩大。”谢福林回忆道,从这一年始至2002年杨梅节期间,连续三年开通慈溪杨梅“假日列车”,不但带来大量客源,也扩大了慈溪杨梅的知名度。
1989年6月,另一件喜事接踵而来。这一年,慈溪杨梅研究所成立,这也是全国成立的第一个杨梅研究所。当时,对家乡杨梅情有独钟的我国园艺界鼻祖吴耕民先生闻讯,欣然提笔写下“慈溪杨梅世无双,深山冷岙盆聚宝”的赞美之词。
打开历史的记忆之门,我们会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杨梅在慈溪历史长河中散发出无比夺目的光彩。
之后,从2011年到2015年的5年间,慈溪杨梅又先后获得了“中国果品著名品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
弹指一挥间,新中国已走过70年历程。慈溪杨梅种植面积也从4000亩扩大到现在的80000多亩,年产量3万余吨,总产值达2.7亿元。全市杨梅主要分布于横河、匡堰、观海卫、桥头、掌起、龙山等6个镇。
当时光回眸上世纪50年代,细细体会一组数据,不得不为半个多世纪中慈溪杨梅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惊叹。
“我市的杨梅栽培,虽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解放前因长期受战争创伤,建国初期仅存4000余亩,产量也只有750多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建国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杨梅生产才获得新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慈溪杨梅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年- 1978年的28年间为第一阶段,杨梅面积产量都有一定增长,但增速缓慢,产量也不稳定。其中,1957年全县面积4500亩,产量900吨,到1978年面积11000亩,产量4700吨。第二阶段是1979年-1989年,这一阶段,我市杨梅生产得到飞速发展。11年中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45000亩、12270吨,平均每年新增面积4091亩、产量1145吨。到1989年,全市杨梅面积达56000亩,产量17020吨。从1990年开始到2016年的第三阶段,我市杨梅生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7年中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26400亩、14480吨。到2016年,杨梅面积、产量分别达到82400亩、 31500吨。
那段杨梅飞速发展的历史,在不少慈溪人心中留存着深刻的记忆。作为慈溪面积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横河镇,当年那里的梅农种植杨梅更是劲头十足。
“从最初的野生杨梅嫁接到小苗种植,再到上世纪90年代杨梅大苗种植,横河杨梅发展进一步提速。”1993年至2007年间曾任横河农业服务公司经理的黄康盛说,那时,农业服务公司还在梅园村专门开辟了基地种植杨梅大苗,以对梅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杨梅刚承包到户时,横河镇龙南村梅农陈绍钿家共分到了35棵杨梅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家的杨梅树已经发展到200多棵。“当年,上山种植杨梅树的村民特别多,杨梅树种植季节,山上,一眼望去都是来种树苗的人。”老陈说,通过山上“见缝插针”种植杨梅树苗和荒山开垦,短短几年间,山头到处都是杨梅树了。他所在的小山村,像他家一样,从几十棵杨梅树发展到上百甚至几百棵的不在少数。靠着逐年增加的杨梅收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陈家购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又用赚来的杨梅钿造起了三间二层楼房。
在桥头镇林业工作站当了30多年站长的毛国尧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杨梅销售价格开始上升,不少村民尝到甜头,发展杨梅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我记得杨梅价格达到每斤5元后,各地开始出现杨梅大面积发展趋势。”“我记得早年间,我们在上林湖狗盘可一带只有9株杨梅树。”上林湖村村民丁华浓说,当时,那里几年间就发展到了100余棵杨梅树,后来又在上林湖茭白湾一带开荒种植了300多棵杨梅树。如今,她家山上的杨梅面积已达40亩、杨梅树多达400多棵,已是桥头镇的杨梅种植大户。
每年快到杨梅季节,不少等候尝鲜的市民还会向梅农问一个这样的问题:“今年是杨梅大年还是小年?”然而,他们等到的答复是:“杨梅现在没大小年之说了。”原因是,梅农通过科学培植,让山头杨梅大年不再密密麻麻,小年也不再稀稀疏疏零落枝头。
杨梅大小年的逐渐消失得益于慈溪杨梅专家一招修剪疏果的“绝技”。不过,当年,听说专家要为梅农上山修剪疏果,梅农们唯恐避之不及。“好好的杨梅树把枝条锯掉,得损失多少杨梅啊。”梅农心疼杨梅树,更心疼杨梅产量大减影响收入,没有人愿意接受专家上门服务。
1994年,杨梅专家柴春燕等进入白洋村首次为岑师傅家的杨梅树进行试点修剪,柴春燕等选定了几棵杨梅树,开始对它们进行锯枝修剪。“当时只锯了一部分,岑师傅就心疼得不得了,大喊叫‘停’。”柴春燕笑着回忆道,当时他们只对3棵树进行了部分修剪,岑师傅就借口“老婆要骂我了”让专家不要再继续。
然而,奇迹就在第二年出现。次年六月杨梅挂篮头之际,岑师傅家修剪过的杨梅树果实个大色黑,品质大大好过其他没修剪过的杨梅树,这一年,岑师傅的这3棵杨梅树枝头的果实卖了个好价钿。也就是从这一年始,打破了梅农舍不得修剪的历史,杨梅树修剪在全市逐渐推广。“现在不但修剪枝条,杨梅开花时采用疏花剂或刚结果时人工疏果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平衡大小年,提高杨梅品质。”柴春燕说,这一做法不但实现了杨梅“减产增收”,而且梅农采摘也更轻松。
为了打开慈溪的杨梅市场,杨梅专家和广大梅农还动足了脑筋。近年来,在我市不少杨梅园,杨梅树“个头”一般矮很多,游客站在树下,轻松便能采摘杨梅。据介绍,以前由于杨梅树树体偏高大,成年树树高都在5-7米,加上杨梅树枝比较脆,上树采果困难,每年都会发生因采摘杨梅引发的受伤事故。匡堰镇一家杨梅园的负责人说,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前他家的杨梅园不敢叫帮工采摘,更没想过会迎来游客采摘,现在完全没有那个担心,最近几年来他的杨梅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慈溪,杨梅矮化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并在杨梅主产区得到普遍推广。而且,为了和上市较早的外地杨梅一争蛋糕,这几年,我市杨梅主产区陆续出现了大棚杨梅。今年5月20日,横河镇东上河村杨梅种植大户胡国荣的13亩大棚杨梅开始少量上市。这13亩大棚杨梅采用了大棚加温技术。其中,10亩是钢管大棚,3亩是毛竹大棚,设备总投入200多万元。投入大,但回报也不错,大棚杨梅果实成熟期提前了半个月左右,这不仅让市民们提前一饱口福,而且让梅农抢占市场先机,提升了杨梅的销量。
横河镇农办负责人陈世强介绍,目前,该镇大棚杨梅面积近30亩,都采用了物理防虫等生态技术栽培法。其中,胡国荣的大棚杨梅还采用了特制的大棚、加热设备,用常见的秸秆、木质废弃物等作为燃料,不仅杨梅上市时间早,杨梅品质也得到提高。如今,全市大棚设施的杨梅已达到100亩。
割草机、机动喷雾机、杨梅采摘机……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的进步,慈溪梅农也用上了新武器。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市杨梅主产区,大多数梅农已告别了用柴刀躬身埋头砍柴的低效率时代,用上了高效的机械割草机。自2008年梅农陆续采用机械割草机代替人工砍柴,横河、匡堰等地一些杨梅大户甚至一户配备了多台割草机和机动喷雾机。“我家有3割草机,还有好几台机动喷雾机呢。”匡堰镇乾炳村的老戚告诉记者,山上几百棵杨梅树,全靠这些机械设备发挥威力。以机动喷雾机为例,用它喷洒疏花剂,几百亩杨梅叫上2名工人一天就可完成。以前,一家人忙上半月甚至一个月,还没喷洒得这么均匀。
又快到杨梅红遍山头之时。横河镇龙南村杨梅种植大户茅春苗开始忙着在网上发布最新杨梅预订消息,准备开启新一年慈溪杨梅专机出口,让海内外客人品尝最新鲜的慈溪杨梅。
“我们生产队那会,杨梅都是靠水运往外卖的。”今年70岁的横河镇龙南村梅农老陈说,当年,当生产队长的他就经常开着机船,从龙南村柘岙的一条小河上把杨梅运往余姚,一箩筐一箩筐的杨梅在火车站接受验收。“甲级杨梅,也就是最好的杨梅8分钱一斤,通过验收就发往上海。”老陈说,如果通不过验收,那只能降等级,价格也变成4分钱一斤,运往余姚附近的加工厂晒制杨梅干。
那时候,通过验收的杨梅在余姚火车站被搬上火车,一箩筐一箩筐层层堆叠上去,等杨梅运到上海时,倒出来大多粘成一坨一坨。“用水冲开后,再卖出去让客人品尝,你说这样的杨梅味道那能跟现在的比?”老陈说,由于当年杨梅包装和运输条件都比较差,等到外地客人吃到杨梅,口感早已变了样。
当肩挑、船运、小贩、卡车上门收购的杨梅销售时代逐渐成为历史,如今,一个全新的杨梅销售时代已经开启。坐在家里,一台电脑或是一部手机,大多数年轻的“梅二代”、“梅三代”通过网络联系、快递发运,赚到了一桶桶金,而杨梅从下单、包装到运输等全链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杨梅上市之际,记者曾走进横河镇龙南村杨梅收购大户陈朱国的家中。这位“80”后“梅二代”不但在冷库、智能真空包装机等加大了硬件投入,而且网站设计、商标注册等软件上作了充分准备,他接收客人的下单方式也是线上线下并运,甚至线上超过线下。“现在是全国各地的微信红包收到手软啊。”陈朱国说,他的许多客户都通过微信下单,付款时也采用了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形式,由于杨梅俏销,他从“货到付款”改为了“款到发货”。
家在匡堰镇乾炳村的“90”后大学生戚军洋深谙包装和保鲜是杨梅走得更远的关键。为此,他跑了10多家包装生产工。